天风证券 - 《人民日报》时评版刊文丨天风证券开拓金融扶贫新路径

《人民日报》时评版刊文丨天风证券开拓金融扶贫新路径

       7月31日,《人民日报》刊发天风证券董事长余磊文章《中国道路中国梦·开拓金融扶贫新路径》,全面客观的反映了天风证券在立足于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的新路径、新作为。这也是继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天风证券金融扶贫工作后,国家主流媒体再次关注天风证券。近年来,天风证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不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用金融理念和金融实践为社会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1.jpg

 

《 人民日报》( 2017年07月31日   05 版)全文如下:

                                       

开拓金融扶贫新路径

余磊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如何在普惠的基础上实现服务最大化,始终是金融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立足于全国脱贫攻坚,金融脱贫是不容回避的重点,这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战场,又是企业履行社会公共责任的大舞台。


  发挥好比较优势,探索多样化金融工具与贫困地区的深度融合,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实践中,相较于很多企业扶贫“给钱”“给物”“给人”的做法,“资源+产业”的新方法效果更好。例如,在与湖北武汉的将军山村开展结对帮扶时,“俯下身去”实地调研,聘请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仔细研究当地的土壤、水文、地理环境,在分析产业结构后,提出一套发展林下种植和猕猴桃产业的绿色农业发展方案。不到一年,村民收入翻番,带动致富的同时也留住了人。正如村民所言,“现在我们手上有闲钱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们打算留下来,不出去打工了”。


  扶贫不是摆姿态、不是作秀,既要“扶志”,也要“扶智”。如果产业带动是帮助贫困地区致富的“初速度”,让当地看到了脱贫希望;那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让扶贫工作更智慧,就如同给了脱贫攻坚一个“加速度”。以智慧扶贫为例,一方面依托科研团队,为贫困地区建立“智慧党建”系统,协助开展基层党建和贫困监测;另一方面派出金融专家挂职,派驻金融业务人员入驻企业,开展资本市场知识培训和投资者教育活动,普及金融知识并帮助培养金融人才。扶贫工作不只是工具性的,更需要武装好“智慧头脑”,打通贫与富之间的“中梗阻”。


  脱贫关键在于精准,利用金融与大数据技术的创新结合,是金融精准扶贫的科技支撑。对经济数据的掌握和运用是企业的优势,对扶贫进展和动态变化的准确掌握也是应有之义。鉴于此,利用大数据和数据型组织技术,探索建立的“天风金融扶贫指数”,就是以贫困地区扶贫项目库为基础,围绕地方优势产业和龙头产业,结合扶贫政策和企业需求展开分析,监测和评估扶贫效果,为各级政府扶贫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谁能用好大数据,谁就能掌握精准扶贫的可靠路径,这何尝不是一种扶贫竞争力?


  金融扶贫是输血的过程,也是造血的过程,但一定要配对“血型”。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企业满怀责任感地投身到扶贫中去,却因为自身的主营业务和当地的相关度并不高,即便很积极、投入大,效果往往一般。金融扶贫要充分发挥资本的力量,而金融企业是否具有长远眼光、能否与当地实情相符、可否既做存量又做增量、能否秉承“分享+成长”的理念与当地一起发展?这些问题更值得一个负责任、有公共精神的企业深思。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审视这个时代,个人有机会做事业,企业有机会谋发展,都是一种幸运,而这种幸运为社会所需、为国家所需,更是最好的恩赐。作为证券公司,只有用金融理念和金融实践为社会转型发展贡献力量,为脱贫攻坚插上资本的翅膀,才能不负时代。


(作者为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