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 - 天风研究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报告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报告

魏博静、江梦超

 

一、行业概况

现代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至今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最早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食源性疾病,控制大规模公共卫生问题。后又经历了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扩大,食品安全管理网络逐步健全,向健康食品检测方向发展的几个阶段,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的蜕变历程。

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食品安全检测,及时查找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控制;二是通过食品安全检测帮助食品加工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免受产品召回的影响,降低由于生产不安全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通过食品安全检测所提供的结果,保护消费者免受食源性疾病及健康相关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历史与世界经济发展整体进程紧密相关,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历史同时伴随着食品安全法规监管体系的发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食品安全检测市场格局的发展变化。

 

 

目前,各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健全,中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颁布,分别于2015年、2021年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公治”,对违法者设立了“安全红线”;对执法者,严格了执法程序;对食品安全新常态,增添了网购、婴幼儿食品、保健品、添加剂等领域的新规定。美国2011年颁布实施的《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及FSMA配套法规和指南,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求,其中提出了“食品防护计划”和食品安全计划。食品工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也引入了食品防护与食品欺诈预防计划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脆弱性评估。这表明无论从法律法规层面,还是食品工业界的体系管理层面,都在强调“预防”和“风险管理”。食品安全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手段之一,需要将食品供应链的尾端前移,从最终产品的检测往供应链前端的原料检测和过程监控转移,食品安全检测范围也需要扩展到包括微生物、物理污染、化学污染、辐照和放射性污染、欺诈(假冒伪劣或有意掺假)、重金属污染、过敏原风险等方面。

二、政策环境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三个部委直接负责;我国对检测机构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各检测机构实验室进行资质认定。其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各检测机构进行考评和颁发计量认证证书(CMA 资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下辖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负责对各检测机构开展能力考评和颁发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 资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是食品、药品安全的主管部门,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农业部负责监管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依法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标准,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新原料、新品种的安全性审查,参与拟订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

(二)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适用的现行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包括:

 

三、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一)行业状况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出台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政策制度逐步完善。2021 年《食品安全法》修订案的实施,提出构建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着力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全程监管,强化源头治理,堵塞漏洞盲区,加快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依法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消除风险隐患。 

我国的检测认证行业仍处于快速增长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层面迎来更深层次的全面升级,全社会对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越来越重视,推动国家、地区、行业的立法及规范化管理,促进检测技术的发展,催生更多的检测需求。

政策上看,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向事前监管靠拢;基层乡镇和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将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健全基层管理体系,强化事前监管,必然要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另一方面,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进一步加强,企业对检测设备、试剂、服务也有极大需求。

)市场规模

得益于近些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视,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一直高速增长,从2008年开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保持了22%的年均增长,在2016年达到468亿元并一直以高速增长,截止到2020年其市场规模已达到927亿元,预计2021年将超过1000亿元。并且在食品农产品检测规范化、标准化的情况下,未来几年食品农产品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2016-2020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趋势图

 

 

 

具体来看,目前国内法定检测仍然占了食品安全检测市场的大部分,2015年修订版《食品安全法》推出后,食品快速检测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仍然远小于法定检测。目前我国食品快速检测的投入规模约占食品检测总投入规模的30%。对比全球市场规模,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蕴含快速增长的潜能。2021年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69.68亿元,其趋势图如下。

 

2016-2020年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规模趋势图

 

 

 

 

四、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一)政府监管需求加速增长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肯定并支持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法律地位后,快检产品被大量用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抽样,政府采购需求迎来加速增长期。《“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了明确的食品安全检测要求和检测目标,要求生产经营环节的现场检查需“覆盖所有生产经营者,重点检查农村、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区域,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重点对象,冷链贮运等重点环节”,现场检查范围的扩大将配套投入大批食品快检设备。政府监管部门对快速检测产品的需求均有较大扩张潜力,这将给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检需求的扩张

民众对食品需求的多样化、细分化和时尚化,带动了食品制造行业的稳步发展,吸引了数量众多新企业进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始终维持高位,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数量的增多,创造了更多的、新型的食品安全检测需求,将在带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需求的扩张的同时,促进了我国快检产品种类的创新与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潜在检测需求逐步释放

随着经济模式的创新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型商店、生鲜超市以及以“饿了么”为代表的网络食品消费平台等新型消费业态方兴未艾。在民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强化的背景下,加强商店、超市等零售平台以及网络食品消费平台的食品安全检测是必然趋势,而传统法定检测无法满足新兴快消平台即时性的检测需求,快速检测将成为主要检测手段。因此,此类新型消费业态的食品检测需求逐步释放,将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的需求新动力。

(四)技术创新带来的市场需求

目前,随着基因芯片、生物传感器法、生物发光法等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进步,食品快检的检测时间与准确度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凸显快检产品的优势,提升需求空间。

五、行业壁垒

(一)技术壁垒

快检委托服务业务是公司食品快速检测整体解决能力的综合体现,集快检试剂、快检仪器、快检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技术能力,存在较高技术壁垒。食品检测行业涉及多个专业技术的协同研发,且市场需求变化多样,因此对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各领域专业技术的研发管理平台,使各类技术能够高效、快速的融合并应用于开发产品中。对于行业新进入者,建立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研发管理平台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人才壁垒

快速检测行业涉及多个细分行业,需要材料、化学、软件、生物等多种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国内外相关研发人员较为匮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有限,需要企业进行自行培养。

六、行业上下游关系

 

产业链上游: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上游主要为生物原料和化学试剂,其中抗原、抗体、酶等活性生物制品为核心原料,抗原、抗体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决定了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抗原抗体制备技术门槛高、价格贵,构成检测试剂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上游主要为塑料制品、电子元器件及其他仪器生产所需配件。

产业链下游:从检测实施主体来看,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食药监局等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业种养殖企业,以及商店和超市等零售平台、网络消费平台和个人消费者等新兴检测需求主体。其中,以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为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行业是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下游行业,检测机构接受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或政府监管部门委托,运用食品安全检测试剂、仪器及专业检测技术对相关食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随着政府监管的强化,政府监管需求和企业自检需求的增长带动了食品检测机构检测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

七、行业竞争情况

1)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快检委托服务行业内企业规模较小,目前行业尚未形成龙头企业。行业内食品检测仪器设备高端领域被外资企业占据,其产品较为成熟,知名度也较高。检查试剂国内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是大部分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低,产品线也不丰富。

(2)行业内主要企业

主要国内企业: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公司业务说明

广电计量

2002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计量服务、检测服务、检测装备研发等专业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全国性、综合性的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检测领域包括食品检测、环境检测等。

易瑞生物

2007

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食品药品安全、临床诊断、公共安全等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信息化建设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快速检测产品、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易瑞生物主要销售检测试剂。

谱尼测试

2002

谱尼测试集团可提供综合性检测、计量校准、验货、评价、审厂等专业化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涵盖食品安全检测、乳品检测、转基因检测、白酒检测、烟草检测;农产品检测;保健品检测;药品。

华测检测

2003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服务的开拓者和领先者,是一家集检测、校准、检验、认证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检测领域包括贸易保障检测、消费品测试、工业品测试和生命科学检测业务。

勤邦生物

2011

实验室必备小型设备近百种;涵盖畜类、禽类、水产、乳业、饲料、蜂产品、粮油等食品行业;可检测农残、兽残、微生物、转基因、理化和成分检测等项目,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

中德生物

2002

无锡中德伯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的产品被运用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兽药残留快速检测、非法添加、易滥用添加、毒素快速检测、重金属快速检测等方面。

迪恩生物

2003

公司于2001年发起,2003年在杭州注册成立,是国内专业从事食品安全和动物疫病快速检测试剂和仪器开发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

食安科技

2006

成立于2006年,于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技术服务,拥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列、保化快速检测系列、微生物快速检测系列、现场便携解决方案、重金属快检方案等多条生产线和相关的配套系统。

主要境外企业: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公司业务说明

美国IDEXX

1983

美股上市企业,总部位于美国缅因州,是全球动物疾病控制、饮用水质安全和牛奶安全检测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为全球超过175个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

美国CHARM

1978

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致力于食品安全检测产品的研发,其中抗生素快速检测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国乳品行业,已有较为成熟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和检测系统,产品检测技术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美国Neogen

1982

美股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密歇根州,公司致力于食品安全和动物安全系列产品的开发,检测试剂盒已经获得全球性的认可。公司市值超过30亿美元,营业收入超4亿美元。

比利时Unisensor

1982

致力于提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营销网络,在国际机构的支持下开展抗体研究、受体工程、纳米粒子生产等研发项目,是行业尖端技术的推广者,也是全球快速检测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八、行业特有风险

(一)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随着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但是行业相关的监管政策仍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中,产品标准和质量规制措施亟待实施。当前利好的产业政策带来政府监管需求及企业自检需求的迅速扩张,若政府政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关注度降低,则公司经营业绩存在下滑的风险。如果公司不能在经营策略上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规则以及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技术研发的风险

检测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是多学科相互渗透、技术含量高的高技术业务,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求较高、研发周期较长。因此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因研发技术路线出现偏差、研发投入成本过高、研发进程缓慢而导致研发失败的风险。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提升技术先进性并保持产品优势,在产品布局、生产质量、销售与服务网络等方面持续提升,将可能导致公司竞争力下降,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

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公信力和品牌是检测认证机构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只有在技术和公正性方面不断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能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公信力和品牌受损,将会丧失客户,影响企业的业务拓展和盈利状况,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被取消检测认证资格,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

 

该报告为新三板行业分析师对新三板相关行业发表的研究报告,不属于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所撰写和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范畴。

 


回顶部